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健康体检 > 健康养生

健康体检

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。走出三伏之后,迎来了处暑节气,“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”,所以又称呼“处暑”为“出暑”,意味着暑热开始消退,凉爽的秋气渐渐来袭,此时正是自然界阴阳交替的时候,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应随着变换。


今日安徽省中医院健康管理(治未病)中心为大家介绍如何在处暑之后顺应阴阳变化来进行养生。


处暑之后,阴阳变化可以概括为四个字——阳消阴长,夜间清凉干燥,但是暑热天气的余威仍在,白天艳阳高照,昼夜温差开始增大,气候干燥,此时养生应以养阴为主,养生重点在于预防秋乏、秋燥。

01

养神缓秋乏



f0927e4355eebc5e7d8a4ef4e6addc3a_t0115cc402c2c7d97b2.jpg


人们常说春困秋乏,在秋天提不起劲,做事没有精神。


虽然秋乏是正常现象,但是可以通过调整睡眠、运动、按摩穴位的方式避免秋乏的产生,保养精神。


1.每天多睡1h



夏天夜短昼长, 很多人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,从处暑之后,夜晚开始延长,我们的睡眠时间就要相应的增加,晚睡早起的习惯要注意调整, 可以晚上提前一个小时入睡。


推荐大家晚上在10∶30前睡觉, 因为11∶00就是“子时”, 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同样需要休息。


此外, 午睡也必不可少, 尤其是老年人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,每天保证7~8h的睡眠时间即可。


2.适量有氧运动



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可以让大脑的氧气变得充足, 缓解脑疲劳, 比如太极拳、羽毛球、散步、慢跑、广场舞等。


但切记运动量不宜过大, 以防出汗过多, 阳气耗损, 加重身体的疲劳。


经常待在室内的上班族可以经常伸伸懒腰, 伸展腰部,能起到活动筋骨、放松脊柱的作用。肢体的活动也可以把更多的含氧血液供给大脑。


3.穴位按摩



为大家推荐三个头部的穴位,分别是太阳穴、百会穴、风池穴,闲暇无事时可以时常揉按这三个穴位,可以缓解头部疲劳。


 ①太阳穴:

定位: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, 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, 

操作:手指合拢, 指尖轻轻按摩, 局部微微感觉酸胀即可,揉1~3分钟为宜。


 ②百会穴:

定位:位于两耳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,。

操作: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, 缓缓用力, 有酸胀感为宜,揉1~3分钟为宜。


 ③风池穴:

定位:位于后头骨下, 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, 相当于耳垂齐平位置。

操作:头后仰, 拇指环形转动按摩穴位1min, 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, 反复5次


02

养阴防秋燥



秋季天气逐渐转凉,空气湿度下降,人体容易出现干燥症状,如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燥、大便干结等。


此时,养阴防燥成为养生的关键。而食疗不失为有效的好方法,可以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如百合、鸭肉、莲藕、杏仁、苹果、梨子、银耳、莲子等,


下面推荐2道滋阴药膳供大家参考。


1.沙参玉竹水鸭汤


材料:

沙参10g、玉竹10g、水鸭一只、生姜三片。


做法:

沙参、玉竹水浸半小时;水鸭切块,冷水下锅,焯水去血水,再用冷水冲洗干净;上述食材加入生姜片、清水,炖一小时,调味即可。


作用:养阴润燥,补虚生津。


2.银耳百合莲子羹


材料:

银耳、鲜百合(如用干百合先泡后煮)、莲子、枸杞、冰糖各适量。


做法:

银耳泡发后去掉根部,撕成小块,加水煲一个半小时;莲子泡发后去掉内芯;百合洗净,分成小片;银耳煲足一个半小时后,加入莲子、冰糖,莲子煮软后,再入百合、枸杞,煮十五分钟即可。


作用:润肺养阴,养心安神。



参考文献:

[1]中医教你轻松解“秋乏”[J].湖南中医杂志,2018(09):166.

[2]邬时民.处暑防秋乏秋燥之要略[J].家庭医学(下半月),2016(09):55.

[3]郭鹏.秋季有“三防”  穴位按摩来帮忙[J].中医健康养生,2023(09):60-62.


文稿编辑:钟庆玲

文稿审核:曹悦 侯阿美



Copyright © 2008-2020 www.azyf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:安徽省中医院  皖ICP备06002933号-1

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999号

地址:中国·安徽.·合肥市梅山路117号   电话:0551-62838661 邮编:230031
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